質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:
一是建立在全麵質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組織性的質量管理;
二是以數理統計方法為基礎的質量控製。
質量管理七大手法是常用的a統計管理方法,它主要包括檢查表、排列圖、層別法、因果圖、散布圖、直方圖、控製圖。七大手法的口訣是:
1 . 查檢集數據
2 . 排列抓重點
3 . 分層做解析
4 . 直方顯分布
5 . 因果追原因
6 . 散布看相關
7 . 管製找異常
01 . QC七大工具 - 檢查表
檢查表就是將需要檢查的內容或項目一一列出,然後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項檢查,並將問題點記錄下來的方法,有時叫做查檢表或點檢表。例如:點檢表、診斷表、工作改善檢查表、滿意度調查表、考核表、審核表、5S活動檢查表、工程異常分析表等。
組成要素:
① 確定檢查的項目;
② 確定檢查的頻度;
③ 確定檢查的人員。
實施步驟:
① 確定檢查對象;
② 製定檢查表;
③ 依檢查表項目進行檢查並記錄;
④ 對檢查出的問題要求責任單位及時改善;
⑤ 檢查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改善效果進行確認;
⑥ 定期總結,持續改進。
參看案例如下:
部門消殺記錄表
時間: 年 月 第 周
責任區域 |
執行時間 |
消殺執行時間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1 |
辦公室 |
上午 |
|
|
|
|
|
|
|
下午 |
|
|
|
|
|
|
|
2 |
走廊 |
上午 |
|
|
|
|
|
|
|
下午 |
|
|
|
|
|
|
|
3 |
會議室 |
上午 |
|
|
|
|
|
|
|
下午 |
|
|
|
|
|
|
|
執行人簽名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負責人確認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異常備注 |
|
填表說明 |
完成消毒,在對應的日期及對應時段表格內填“√”,並在執行人欄簽名,未執行打“×”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02 . QC七大工具 - 柏拉圖
柏拉圖的使用要以層別法為前提,將層別法已確定的項目從大到小進行排列,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。它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關鍵的問題,抓住重要的少數及有用的多數,適用於記數值統計,有人稱為ABC圖,又因為柏拉圖的排序是從大到小,故又稱為排列圖。
分類:
分析現象用柏拉圖:與不良的結果有關,用來發現主要的問題。
品質:不合格、故障、顧客抱怨、退貨與維修等;
成本:損失總數與費用等;
交貨期:存貨短缺、付款違約與交貨期拖延等;
安全:發生事故、出現差錯等。
分析原因用柏拉圖:與過程因素相關,用來發現主要的問題。
操作者:班次、組別、年齡、經驗、熟練情況等;
機器:設備、工具、模具、儀器等;
原材料:製造商、工廠、批次、種類等;
作業方法:作業環境、工序先後、作業安排等。
柏拉圖的作用:
① 降低不良的依據;
② 決定改善的目標,找出問題點;
③ 可以確認改善效果。
實施步驟:
① 收集數據,然後用層別法分類,計算各層別項目占整體項目的百分數;
② 把分好類的數據再進行匯總,由多到少進行排列,並計算累計百分數;
③ 繪製橫軸和縱軸的刻度;
④ 繪製柱狀圖;
⑤ 繪製累積曲線;
⑥ 記錄必要的事項;
⑦ 分析柏拉圖;
⑧ 要點:
柏拉圖有兩個縱坐標,左側的縱坐標一般表示數量或金額,右側的縱坐標一般表示數量或金額累積百分數;
柏拉圖橫坐標一般表示檢查的項目,按影響程度的大小,從左到右依次排列;
繪製柏拉圖時,按各項目的數量或金額出現頻數,對應左側縱坐標畫出直方形,將各項目出現累計頻率,對應右側的縱坐標描出點子,並將這些點子按順序連接成線。
應用要點及注意事項:
① 柏拉圖要留存,將改善前與改善後的柏拉圖排放在一起,可以評估出改善的效果;
② 分析柏拉圖隻要抓住前麵2~3項就可以了;
③ 柏拉圖的分類項目不要定太少,5~9項比較合適,如果分類項目太多,超過9項,可以劃入其它,如果分類項目太少了,少於4項,做柏拉圖無實際意義;
④ 作成柏拉圖如果發現各項目的分配比例差不多時,柏拉圖就失去意義,與柏拉圖法則不相符,應從其它的角度收集數據再作分析;
⑤ 柏拉圖是管理改善手段而非目的,如果數據的項別已經清楚,則無需浪費時間來製作柏拉圖;
⑥ 其它項目如果大於前麵的幾項,則必須加以分析層別,檢討其中是否有原因;
⑦ 柏拉圖分析主要目的是從獲得情報顯示問題重點而采取對策,但如果第一位的項目依靠現有條件很難解決時,或者即使解決但花費很大,得不償失,那麽可以避開第一位項目,而從第二位項目著手。
參考案例:
分析現象用柏拉圖(數據僅做圖表示例用)
原因分析用柏拉圖
光纖接續不合格柏拉圖